實證分享
類風溼病通過實證
指標正常的案例
文/青蓮明慧
最近經常有朋友問我的類風溼怎樣了?仔細的感覺了一下身體,發現身體在不知不覺中好了很多。
大概是2009年的冬天,一開始膝蓋疼,去我們這裏的三甲醫院看了,醫生給開了點去風的藥,吃了兩天越來越疼,又去醫院找專家看,讓繼續吃藥,疼痛還不夠住院的標準,想輸液的話可以在單位診所輸點活血化淤的藥。既然醫生覺得沒啥大問題,心裏踏實了,雖然腿越來越疼,還是堅持上班。
腿越來越疼,全身也跟着疼,起身都很困難了,坐下了起不來。拿着醫院的化驗單去滄州的三甲醫院看,醫生立刻讓人給推來了輪椅,不讓我再走路,說是膝蓋沒有再生功能,再走路膝蓋就廢掉了。這樣坐上了輪椅,開始了住院治療。
住院期間,基本上以激素爲主,輸液是活血化淤的藥物。一個月下來,因爲激素的作用,人像氣球一樣膨脹起來,體重暴增。出院後醫生讓每天吃激素藥6片,通過不斷的複查才能一點點減量。
準備緩一緩繼續去北京治療,這期間查閱了大量的類風溼的資料,也關注了身邊及網上的大量的類風溼患者,沒有一個人說能治好,最好的治療結果是控制病情,延緩發展。我一同事的愛人,從30多歲得了類風溼後,跑了全國各大醫院,吃了無數的藥物,大醫院的藥物吃了已經不管用了,尋得各種偏方,竭盡所能的治療,卻已經躺在牀上,不能走出屋子了。
類風溼俗稱“不死的癌症”,激素的治療更是會毀掉整個身體。想像着自己未來慢慢求醫路,身體一點點被吞噬。看着自己在激素的作用下,日益臃腫的身體,連樓都不能走下去,真是不知道活着是爲了什麼,我不願意給親人添麻煩,更不想痛苦的過後半生。
一個做直銷保健品的朋友找到我說,保健品可以讓類風溼得到很大緩解。在怎樣都是死的心理作用下,毅然拋棄了激素藥。在沒有激素的支撐下,人一下子就到了地獄,股骨頭處已經受到了激素的傷害,疼痛難忍,無法翻身,無法站起,生與死對我來說並不重要,唯一害怕的是給家人添麻煩,不能成爲家人的拖累。
單身一個人帶着兒子生活了幾年,兒子才上初中,又怎能捨得了。把兒子送到了他爸爸那裏,獨自忍受病痛的折磨,白天母親來看我時,強忍疼痛,還要裝着沒事的樣子,滿臉微笑的與母親說話,不想讓她擔心我,如果她知道我真實的病,我怕她日日擔心無法入眠。
做不了飯,讓妹妹給送點,讓朋友給送點。疼痛的無奈,活着的無奈,經常在半夜放聲痛哭,那時知道了什麼是人間地獄。做不了飯,很多時候也不吃飯,只吃保健品,我只是一個上班族,工資有限,一年半的時間花光的了所有的積蓄,身體也有了大的好轉。又可以上班了,又可以直立行走了,又可以陪伴兒子了。能夠正常的生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
不敢放棄對健康的追求,因爲病還在,不知道什麼時候還會再復發。只要對身體有益的,我都會去嘗試,跟生命比起來,沒有什麼能讓我執着的事情。只要能對我有一絲絲好處,我就要去嘗試,於是跟着同學在網絡上讀經典,我啥也不信,但是讀着讀着心靜下來了,看事看物的角度不一樣了,心開始豁達了。
過了段時間,同學都轉向了從來沒有聽過的《思維本體學》。我又開始茫然了,同學還給我寄了藍皮書(《思維現象基礎研究》)。書看了幾頁實在看不下去,我去學辟穀,去放生,去參加愛心活動。偶爾也讀讀經典,沒有了方向。兒子上大學了,生活變得沒意思了,這期間找了愛人結了婚。過起了小家庭的幸福生活。
又見到同學時,她的氣色好了很多,她說學思維本體學,身體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她的改變我是看到的,以前只要有感冒的就少不了她,讀經典的時候還三天兩頭的感冒呢,現在很少生病了。以前她走路也走不了多遠,現在走路我追不上她,我累的不行的時候,她還沒感覺。看到她的改變,我不在意《思維本體學》是啥了,我只要信她就可以,只要能讓身體健康,就可以學。
在同學的勸說下,參加了思維本體學的理論學習4班,因爲之前沒看過書,也沒具體瞭解過。上課時聽不懂,犯困。下課了作業也不會做。在同學的不斷鼓勵下,一直堅持下來了,進入了止念養生班,續念養生班,雖然跌跌撞撞,感覺啥也沒學會,身體卻在不知不覺中好起來了。
以前走路一會就會很累,腿發沉,走不動,早上起牀的時候腿都是沉沉的,現在走一個多小時都感覺不到累。在沒學習的時候,跟愛人回村裏種小菜園子,翻地的緩慢讓80多歲的老婆婆都看不去,讓我去幹別的,她來翻地。今年老家改房子,爲了欲界定的實證,跟先生申請去幫忙搬磚,再三的請求下,同意我去幫着搬磚,運沙子水泥。
結果是他對我另眼相看了,一直不能幹活的我,突然變得有力氣了,搬磚不知道累了,因爲風溼的關係,手指關節每天早上都會脹痛,搬磚的時候也忘記了疼痛了,手指也能打彎了。現在再去翻地種菜時我成了主力,不讓他幹了,他只是負責指揮我。
最近的體檢報告中類風溼因子在正常範圍內,各項指標都很正常,自己知道身體並沒有完全康復。期待欲界定的突破,能徹底解決身體健康問題。
身體的變化是不知覺中變好的,也沒在意過這個問題,最近在理論九班結業時突然發現了自己的大變化。我寫出來,希望會對有緣朋友有所幫助。
青蓮明慧
2018.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