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引化媒
————藉助走神進行實證————
(一)
走神是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現象,在走神形成前,我們往往是在意識主導下從事活動,比如我們思考一些複雜問題,處理一些常見事情等等。然而在特定情況下,我們的這些有意識行爲卻逐漸轉化爲潛意識,形成走神,比如:
軍事家在思考複雜軍事問題時,一邊思考一邊踱步,逐漸陷入走神;
女同志在織毛衣時思考生活中的事情,一邊織毛衣一邊思考,逐漸陷入走神;
睡覺前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回顧當天發生的事情,一邊回顧一邊體驗放鬆時甜美的呼吸;
……………..
仔細分析這些走神現象,你會發現在走神形成時我們其實都是一心二用的,我們總是一邊使用有意識思維思考問題,一邊體驗某種潛意識現象,二者逐漸結合,最終形成走神。
走神是一種潛意識現象,在走神形成前我們總是在從事有意識行爲,爲什麼我們的有意識行爲最終轉化成了潛意識現象呢?促成這種轉化的關鍵是我們一邊使用有意識思維思考問題,一邊體驗某種潛意識現象。這些潛意識現象引導我們逐漸進入潛意識狀態,於是就形成了走神。很顯然,這些潛意識現象是引導意識轉化爲潛意識的媒介,我們把這些潛意識現象稱爲潛意識引化媒,在這些媒介的引導下,意識最終轉化爲潛意識。
潛意識引化媒在發生引化作用時有一個作用“方程式”,那就是“一邊…一邊…”,只要我們能夠熟練應用這個“方程式”,我們就能把意識逐漸轉化爲潛意識。
我們在剛開始實證時,往往也是使用有意識思維故意實證的,然而我們的實證目標卻是要證入高級潛意識狀態,爲此我們必須完成意識向潛意識轉化,這樣我們就可以藉助潛意識引化媒,通過走神進行實證。
爲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在實證中要設置兩個觀察對象(思維內容),一個是我們所需求的觀察對象(目標對象、目標內容),它將引導我們到達我們的目的地(某種潛意識狀態),另一個是潛意識引化媒,它將引導我們完成意識向潛意識的轉化。我們一邊觀察(思考)目標對象(內容),一邊體驗潛意識引化媒,這樣我們將不知不覺逐漸進入走神狀態。舉例來說,我們設置“默唸掃帚”爲目標對象,設置“觀呼吸”爲潛意識引化媒,然後一邊默唸掃帚,一邊體驗呼吸,這樣就會逐漸形成走神,並在走神中持續默唸掃帚。
(二)
走神是思維演變的一個過渡環節,走神之後我們要麼進入高度專注狀態,要麼進入睡眠中,比如:
軍事家邊思考問題邊抽菸,逐漸進入走神狀態。由於所思考的問題具有吸引力,因此隨着走神的進一步發展,軍事家會逐漸進入高度專注狀態。這時候他會“定”在那裏,任由香菸在手上燃燒。這種情況是走神逐漸轉化爲專注。
我們在睡覺前一邊回顧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情一邊體驗呼吸,逐漸陷入走神。由於我們所回顧的事情雖具有邏輯性,但不具有很強吸引力,於是在走神中我們將逐漸進入睡眠狀態。這種情況是走神逐漸轉化爲睡眠。
走神的以上兩種演變具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在走神中思考的問題都具有一定邏輯,只不過一個邏輯性比較強,一個邏輯性比較差。邏輯性強則引導我們進入高度專注狀態,邏輯性差則引導我們進入睡眠狀態。
影響走神演變的以上兩種因素(觀察對象的邏輯性和吸引力)決定了我們要麼進入高度專注狀態,要麼進入睡眠中,這是日常生活中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會遇到的兩種情況。
如果我們對影響走神演變的因素進行調整會出現什麼情況呢?比如:如果我們所設置的觀察對象不具有邏輯性,走神會怎樣演變呢?
觀察對象的吸引力也是影響走神演變的一個因素,不過由於任何觀察對象同時具有相對吸引力和絕對吸引力,在實證中觀察對象的相對吸引力往往在思維演變的初始階段具有一定意義,但隨着思維演變的逐漸深化,觀察對象的絕對吸引力最終會完全取代相對吸引力而佔據絕對主導位置,引導我們進入極深的高度專注狀態。很顯然,觀察對象的吸引力有一個逐漸演化過程,即使我們對觀察對象的吸引力進行調整,也只能對觀察對象的相對吸引力進行調整(改變觀察對象),而無法調整觀察對象的絕對吸引力。
觀察對象的絕對吸引力決定了走神的最終演變,這就決定了在影響走神演變的兩個因素中,我們只能通過改變觀察對象的邏輯性而從根本上改變走神發展方向,卻無法通過改變觀察對象的吸引力而改變走神發展方向。舉例來說:
我們默唸“掃帚”,或默唸“石頭”,或隨便默唸一個你根本不懂的外語名詞等等,此時“掃帚”等僅僅只是一個名稱,並不具有邏輯性,這樣就能改變走神的發展方向。由於這些名詞同樣具有絕對吸引力,因此當它們的絕對吸引力發揮作用時,我們將進入極深的高度專注狀態。
由於我們所設置的觀察對象不具有邏輯性,因此走神不會朝着意識方向發展,而只能相反地朝着潛意識方向發展;同時由於觀察對象的絕對吸引力能夠引導我們進入高度專注狀態,以上二者的綜合作用最終將使我們進入潛意識專注狀態。
(三)
形成走神的兩個觀察對象中,一個是我們所設置的目標觀察對象,另一個是潛意識引化媒,怎樣確保潛意識跟着我們所設置的觀察對象進行發展呢?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因爲潛意識總是按照我們的暗示進行發展的,我們心中已經默認了目標觀察對象,那麼潛意識只能朝着這個默認的方向發展,而不會故意向其他方向發展。
走神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種思維現象,藉助走神進行實證將能夠極大地降低實證難度和提高實證效率。藉助走神實證的關鍵是要解決好走神的形成環節,因爲走神一旦形成,思維的演變將不知不覺悄然進行,不需要我們進行操作。只要能夠順利進入走神,實證就能輕輕鬆鬆獲得突破。
怎樣才能順利進入走神呢?在形成走神的兩個要素中,潛意識引化媒很容易找到,因爲我們有很多潛意識活動現象,比如:呼吸、習慣性動作等等。此外,自然界中也有很多有利於使潛意識發揮作用的觀察對象,比如:海潮音、房檐滴水聲、鐘錶的滴答聲等。由此可見,我們只需專門研究和解決觀察對象就可以了。
觀察對象對走神的影響主要在於其邏輯性和吸引力兩個方面,我們在實證中要證入高級潛意識狀態,因此我們所設置的觀察對象應該不具有邏輯性,這樣我們只需研究和解決觀察對象的吸引力就可以了。
任何觀察對象都具有相對吸引力和絕對吸引力,在走神剛形成時,觀察對象的相對吸引力發揮作用,因此爲了順利進入走神狀態,我們只需研究和解決觀察對象的相對吸引力就可以了。
如果觀察對象的相對吸引力能夠適度發揮作用,那麼我們就能順利進入走神狀態,比如日常生活中我們走神時就是這樣。
如果觀察對象的相對吸引力太強或太弱都無法使我們順利進入走神狀態,太強容易使我們直接進入專注狀態,太弱我們就會去追逐別的事情,而不是目標觀察對象。
觀察對象的相對吸引力建立在選擇性思維基礎上,是由選擇性思維決定的,意識是選擇性思維的高頻活動狀態,很顯然觀察對象的相對吸引力與意識緊密關聯。如果觀察對象的相對吸引力過強,那麼我們將進入意識所形成的的專注狀態,而不是潛意識專注狀態。
怎樣才能使觀察對象的相對吸引力恰到好處滿足需求呢?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感興趣的觀察對象,然後經常使用這些觀察對象進行實證,這樣就能逐步降低其相對吸引力,因爲熟悉的東西是不會產生很大吸引力的。
此外,我們還可以從我們自身、從觀察者這個角度解決觀察對象的相對吸引力問題。
觀察對象的相對吸引力雖然與觀察對象自身情況緊密關聯,同時也是建立在我們的主觀意願基礎上,正所謂情人眼裏出西施,我們所愛的自然能夠對我們產生很強吸引力。如果我們能夠調整自身狀態,降低對外界事物的追求,降低選擇性思維活動頻率,就能降低觀察對象的相對吸引力,使觀察對象之間的相對吸引力無法出現很大差異,這樣就能防止形成有意識專注。
在這種情況下,雖然事物之間的相對吸引力差別不是很大,但我們所選擇的那個觀察對象一定比其他觀察對象更具吸引力,因爲重視的事情總是會引起我們關注的,這樣我們所使用的觀察對象在相對吸引力方面往往能夠不強不弱,恰到好處,符合走神需求,有利於形成走神。
怎樣才能降低對外界事物的追求呢?一方面我們要保持恬淡虛無,用平常心生活,另一方面我們在實證時要注意調整狀態,降低意識作用力,這樣就能降低對外界事物的追求,比如在體力勞動後的疲倦狀態,我們對任何事物都不感興趣,這時候觀察對象之間的相對吸引力不會有很大差異,我們就能自然安住於觀察對象,而不會去追逐其他事物。
(四)
只要能夠處理好走神的形成環節,我們就能通過走神輕輕鬆鬆完成實證,就能大幅降低實證難度和提高實證效率,從而徹底解決健康等問題。
然而在實證中,很多人卻不是這樣,他們不瞭解走神,不瞭解潛意識專注的形成規律,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觀觀念使用意識進行實證,這樣自然無法成功。仔細分析失敗原因,你會發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主觀意願方面我們往往錯誤地認爲能夠像平時做數學題那樣直接形成專注,於是我們總是努力地使自己專注於觀察對象,我們總是在與走神作鬥爭。這是根本錯誤的,因爲這是在訓練意識,是在努力形成有意識專注,而不是致力於形成潛意識專注。
二、爲了儘快形成專注,我們總是在不斷調整觀察對象,增強觀察對象的吸引力。殊不知觀察對象的相對吸引力是和意識對應的,大幅增強觀察對象的相對吸引力只能刺激意識,使其處於活躍狀態,這與我們的實證目標背道而馳,因而失敗是必然的。
總之,由於我們在實證中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觀觀念進行實證,完全按照經驗主義進行實證,而不是認識客觀規律,嚴格按照客觀規律辦事,結果必然受客觀規律懲罰。這樣不僅極大地增加了實證難度,降低了實證效率,而且在一次次失敗中使自己的信心遭到一次次沉重打擊,最終完全喪失成功信心。信心是潛意識發揮作用的基礎,喪失信心是很難形成潛意識專注的,是無法獲得突破的。
反過來,如果我們能夠深入認識思維演變的客觀規律,能夠嚴格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就能降低實證難度,提高實證效率,順利獲得成功。成功將極大地增強我們的信心,豐富我們的經驗,使我們在潛意識征途上順利迎來一個又一個勝利,順利登臨潛意識峯頂!